理论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诸多重要成果,达成重要目标。它将帮助我们:(1)细化与系统化我们对世界的思路与想法;(2)产生与解释关系以及个体、团体和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改进我们对人、群体和组织的预测和期望;(4)获得对世界更好的理解(Hambrick,2007)。
关于在理论唯一且普适的定义,人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Abend,2008)。共识的缺乏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中发展强理论是如此困难(Sutton & Staw,1995)。在本书中,我将理论定义为若干构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陈述,该陈述说明一个现象如何以及为何发生(Corley & Gioia,2011)。理论可以是对观察、经历或记录的现象的任何连贯一致的描述或解释(Gioia & Pitre,1990)。
好的理论必须包含四个基本要素:(1)什么,(2)如何,(3)为什么,(4)谁、何处、何时(Whetten,1989)。我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解释这四个基本元素。
一个好理论的“什么”元素
理论帮助我们解释现象或模式。在理论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观察并撰写有趣的现象和事实。当记录、描述与解释这些现象和事实时,研究人员必须选择并把最重要的因素列入其中。在好的理论中,这些重要的因素被称为构念或概念,也就是“什么”(what)——好的理论的主要构件及元素。
研究人员不能囊括他们观察到的所有可能的因素,因此,他们必须决定在一个理论中哪些是应被包含其中的“正确”(right)因素,哪些因素应该被排除。研究人员应努力列出所有可能的因素(即完整性),但也应努力仅选择那些为理论提供附加值的因素(即简约性)。一般来说,研究人员倾向于在理论开发的早期阶段列入许多因素,然后通过研究与发现删除不必要或不相关的构念。
一个好理论的“如何”元素
在一个理论中确定了一系列的构念之后,理论构建的下一步是描述这些构念如何关联起来并相互影响的。通常,研究人员以文本形式描述这些关系,然后通过绘制图形或模型的方式将其操作化。在创建一个理论的概念图时,研究人员为每个构念画一个框,然后用箭头来表示某些特定因素是如何影响理论中的其他构念的。概念图中,方框之间的箭头帮助描绘理论中的某些构念对其他构念产生直接与间接影响的模式和方向。一个理论最初被描绘成一个概念图之后,进一步的研究将会依靠这个图来检验所有构念之间的真实关系。构念及其关系与相互关系得到研究支持时,它们将被保留在理论中,但当研究不支持它们时将会被去除。
一个好理论的“为什么”元素
总而言之,一个理论的“什么”和“如何”元素组成了理论的领域,即理论主题。一个理论的“为什么”元素帮助解释“什么”与“如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为什么”元素帮助解释构念以及那些因素间拟定关系背后的心理、经济和社会机制。
一个理论的“为什么”元素包括研究者的假定。这些假定是理论黏合剂,可以将理论的所有部分连在一起。在好的理论中,研究人员清晰地描述了用于解释理论的元素之间为什么组合在一起的逻辑。一个好理论通过提供令人信服且合乎逻辑的理由陈述,来辨明一个理论的“什么”和“如何”元素背后的原因,以此帮助扩展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研究人员将理论的“什么”元素和“如何”元素组合成一个模型,并从中推导出可检验的命题。命题是解释为什么一个理论的构念之间会相互影响的陈述。一个理论的基本元素是构念,而命题解释了这些构念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检验一个理论的命题,来确定现实生活或实验室数据是否支持它们。一些研究人员将研究中的命题称为假设。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一个构念的可行的或可操作的定义,称为变量。通过调查工具可对变量进行测量,并收集数据。然后,研究人员使用统计方法来评估研究变量和假设在他们研究中的强弱程度,以支持或驳斥理论中的构念和命题。通过严谨的、有逻辑的和系统的研究,研究人员可以找到对一个理论中的构念和命题的支持,抑或,当没有找到对其构念和命题的支持时,可以修改和重述理论。
一个好理论的“谁、何处、何时”元素
一个理论的“什么”“如何”与“为什么”元素永远不会适用于所有可能的条件。研究人员需要列举限制理论普适性的边界和约束条件。例如,一个理论的限制可能包括时间、情境和地理因素。比方说,一个适用于在夏天工作的美国女人的理论,也适用于在冬天工作的中国男人吗?
初次开发一个理论时,研究人员不太可能列举所有可能的“谁、何处、何时”(who, where,when)元素。但是,通过谨慎的和合乎逻辑的思考,他们应该能够列举出一个有关理论的边界和约束条件的初始清单。研究人员通过随后的研究与发现来检验这些边界和约束条件,并可提出理论家当初没有提出的新的限制条件。当找不到限制条件可保留在理论中的证据时,随后的研究和发现也可用来排除边界与约束条件。
除了包含四个基本元素,好的理论还应包含精心设计的构念。下一节将会描述好的构念。如上所述,理论是通过命题彼此相关的构念系统(Bacharach,1989)。构念往往不是真实的观察。相反,它们是对不能直接被观察到的现象的概念性抽象。构念通常是研究人员为了特定任务或目的而进行的有意的与自觉的创造,以此来表征个体观察的类别。构念是对真实的、现实世界的观察所进行的稳健而又概念性的概括。构念是研究人员为了人为地将真实的观察进行清晰、明确的分类而创造的强而有用的类别。例如,研究人员可能会记录世界上所有广泛不同的实体,然后将这些实体分成三个任意创建的,但非常有用的构念——动物、蔬菜和矿物。在另一个例子中,科学家可能会记录世界上的所有元素,然后创建三个构念将所有这些元素进行分类——气体、液体和固体(Suddaby,2010)。
强而有用的理论往往有完备的构念。清晰而有用的构念包括四个基本元素:(1)定义,(2)条件,(3)关系与(4)连贯性(coherence)。一个好的构念定义应该尽可能简洁地捕捉到构念的基本属性和特性。一个表述良好的构念应该准确地捕获现象的本质,而无须使用循环论证。(一个循环论证的例子是说明变革型领导者会变革组织。)一个表述良好的构念定义应该尽可能简单或简约,并使用恰当的词汇来准确描述构念。
好的理论会描绘构念的适用条件或限制条件。在自然科学中,构念能够被普适性地应用,因此,理论家往往也不会在构念上设置太多条件。然而,在社会科学中,大多数构念不能被普适性地应用,因此好的理论家会清楚表明他们所提出构念的适用条件或边界和限制条件。构念的适用条件包括空间、时间和价值。一个约束条件的价值可能是该约束条件来自员工的观点或者源于经理的观点,但不能同时来自两者的观点。
好的理论家还会具体说明其提出的构念与其他类似构念之间的关系。构念很少是凭空而建的。相反,大多数构念源于其他相似构念,或与其他相似构念相关联。一个好的理论应该严谨地描述它的构念与其他构念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甚至将其构念与其他相关理论中同一术语的用法区分开来。
最后,好的构念应该是连贯的,也就是说构念的定义、条件和关系是言之成理的,并且作为一个整体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即它们都以合乎逻辑的、连贯一致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了解管理与组织领域的理论
一个理论的分析层次主要指理论关注的是什么,或者理论的“聚焦单位”(Mathieu & Chen, 2011)。理论有各种不同的分析层次:个体、群体、部门、组织、行业、地区、社会、文化、国家、大陆、国际、洲际、全球和普遍等。管理与组织领域的理论主要关注两个层次:微观或宏观。微观层次是指个体或团体层次的分析。宏观层次是指组织、行业或国家层次的分析。
一个理论最合适的分析层次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点,众说纷纭。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应该严格区分不同的层次,严格区分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例如,Turner(2006)指出应该严格区分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分析层次,他认为“现实表明就应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p.353)。然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层次或中观层次开展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关注微观层次研究的研究人员与关注宏观层次研究的研究人员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或分歧(Huselid & Becker, 2011);而另一些研究员认为,两者之间的鸿沟或分歧并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大(Rousseau,2011)。不管怎么说,研究人员都同意,在管理与组织研究领域最关键的挑战之一,就是寻找方法来整合微观和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和理论(Aguinis, Boyd, Pierce, & Short, 2011)。笔者撰写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汇总所有的管理与组织理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特意没有明确指出,某一理论究竟是微观理论,还是宏观理论,以此来避免对它们做出区分。
一些理论家主张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理论。例如,关于诚信领导的研究基本都是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分析,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从中观层次或多层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例如,Yammarino, Dionne, Schriesheim, & Dansereau, 2008)。同样,目标设定几乎总是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分析,但最近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从宏观层次来研究目标设定理论(Locke & Latham, 2006)。
笔者的观点是,所有40个理论可以而且应该在所有可能的分析层次上进行研究。管理与组织研究的研究人员认为,该领域最主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在多个层次进行分析(Roberts等,1990)。针对部分理论,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进行类似的分析。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是这种分析的两个典型例子。 Moliterno和Mahony(2011)认为,应该对社会网络理论进行多层次分析。Payne、Moore、Griffis和Autry(2011)考察了以往的研究是如何从个体、群体、组织和多个层次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早已用这些理论来分析,组织是如何通过开发其资源、知识、动态能力和吸收能力来培育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这些理论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相比,某些个体和群体是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
管理与组织理论的年代表
学习管理与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知道这些理论是何时提出来的,了解它们的创建顺序,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又有什么新的发展。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一点,笔者对本书包括的40个理论,根据它们提出的时间整理出了这些理论的年代表。为了创建这一张年代表,笔者找出了每一个理论最重要的5篇参考文献,然后根据这5篇参考文献找出了该理论最早的提出时间。这张年代表列出了每一个理论提出的大致时间与先后顺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管理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如下表所示)。
本文引自杰弗里?A.迈尔斯著,徐世勇、李超平等译,《管理与组织研究必读的40个理论》节选部分内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